碧潭記遊

碧潭記遊      清風 (陳盛煊)

今年暑假,大弟剛考完聯考不久,使到台北來找我。當二哥的我,不得不從百忙中,抽出一個下午的時間來,帶他到台北近郊的風景區走走。而我們的第一個目的地便是「碧潭」。
公路局的車子在北新公路上奔馳著。大弟好奇的東張西望,似乎恨不得多長幾個眼睛,好讓大自然的景色,盡收眼底。而我可沒有這樣的心情;以前,我也去過碧潭,可是和這一次加起來也不過兩次。不巧的是第一次是在二年前,碧潭的一切,已不復記憶,如今要我充當嚮導,可真使人著急。
真不知如何是好?車子卻已到了碧潭停車站。
「船到橋頭自然直」我想,反正已經來了,就硬著頭皮充當個「瞎嚮導」好了。跟著一大群人步下車子,轉彎,走,不一會兒吊橋出現了。我和大弟都很興奮,大步的邁進,登上了吊橋。循著微蕩的吊繩,拂著涼面的清風,觀看造物主奇妙的創造,真有范仲淹所說:「…心曠神怡…的感覺。」
碧綠的潭水,輕托著戲水的小舟,穿梭於吊橋之下,尤如「戲水鴛鴦」,好一幅「美麗的畫」。本想立刻置身畫中,無奈「泛舟者」太多,只好委屈一下,先遊「碧潭樂園」了。
老實說,「碧潭樂園」我可沒有真正走過。如今,突然身在其間,可真感到有點陌生。我和大弟都認為,只要有路可走,總不會迷失吧!於是我們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沿著小路前進。不一會兒,只見兩旁都是樹木遮天,也有不少的香花野草和淙淙的小泉瀑布,環境極其清幽,「唧唧」的蟲聲不絕於耳,好像要拿牠悠美的歌喉,來打破這四周的寂靜。我們都被這清新的景色和動人的蟲聲迷住了。不知走了多久,我們這才發現,四周的遊客沒有了,只有我們兩個在繼續前進。這下子可糟了,不要迷路才好!
「我們回去吧!」我說。但另一個問題卻是「從那條路回去啊?」擺在前面的是好幾條路,而我們又忘了先前的那條。因此,我們選擇一條有鋪著石板,而往下走的路。「從這條路走,大概可以回到出口。走!」我指著路一面對大弟說,一面自己先走了下去。我想,這條路一定可以通到出口的。可是不幸的很,這條路的終點是「斷崖」。而且旁邊又沒有另一條可變通一下的路。因此我們又返回來,登上另一條石版路。這次大弟說了:「二哥你看!沿著這條路,向下走,再向右上方前進,彎過小丘的旁邊,盡頭處不是可以看到出口嗎?」我仔細的看一下,不錯,出口的地方看的到。因此,我們又開始我們第二次的嘗試,走了好一會兒後,「出口」的地方可以看的很清楚。但是,我們又遇到了「斷崖」,路不通了真是「可望而不可及」啊!
當天下午,和大弟在「碧潭樂園」內,老實費了好長的一段功夫,才找到了回路,真慘啊!可是這次的遭遇卻使我憶起了箴言十四章12節:「有一條路人以為正,至終成為死亡之路。」
朋友!我們的遭遇不就是這句話的一個例子嗎?我們是否自認為「憑良心」,「憑善行」便可得救呢?我們所認為對的、好的,是否能引導我們進入永生之門得到永遠的福分呢?
朋友!真正的平安及喜樂難道是「善行」所能得到的嗎?看看我們的遭遇我們所認為可以領我們到出口的路,卻是領我們走向「絕路」的路。我們所認為對的,到後來卻是錯的。為什麼?因為我們看不到我們去的路的終點是什麼?
如今,朋友,你人生的終點是「得到永生」或者是「永遠沉淪」,就憑著你的抉擇了。既然你不知道怎麼來選擇,那麼何不看看那些蒙福、平安、喜樂的基督徒呢?
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又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約六35〉既然上帝恩待了基督徒,難道不也會恩待你嗎?只要相信祂,上帝是公義的是信實的,必定也一樣恩待你,領你走向永生之路。


(1966/10神家訊息 58)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主恩永偕

有榮耀的冠冕為他存留- 張保羅牧師紀念文

我的顯微鏡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