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之旱

五月之旱  思寂 (陳盛煊)


熱戀戀的河塵   五月的響聲
屬於這季節的龜裂   鬱鬱
結在油加利的眉梢   無奈的乾渴

你可以猜   誰送來
抓一把打滾的光
說太陽沒患同情症
只給急促的呼吸    
有一束懶散送你   別在髮際

蛇行的恐懼   五月在流汗
那堆被詛咒的混合物正發燒
草在打盹   撒野的光潮
柏油的世界不屬於腳

火擁抱綠  且遮蓋
讓靈魂撒在陰下  傾聽
小溪款款細訴
道遙遠乾渴

   
乾渴


(發表於北醫 北極星 七    1969.06 綠杏13,  P 128)


淺嚐 北極星


  這是我個人的感覺,第七期的北極星詩作水準都較以往各期整齊,大部份的作者都已探觸到詩的本質,所謂散文的分列式的偽詩已不存在。可喜的現象是,各位作者都能吟著自己的調子。雖然部份的聲音仍嫩、仍澀,但畢竟不是模仿時下流行調的嘔吐物。
  林暉伶社長把全部詩稿交我設計,因此我能先各位介入詩作底世界中,再經驗詩底情緒之後,使我能儘量貼切地表現詩中所洋溢的質愫。許多作品曾令我玩賞再三而不能自己:  攝零的「籠罩在時間比例下的。」雖只十二行短,但是已經表現了一些為惡運所捏弄的生命。把現實的事象予以幾何式地線化,詩中仍然瀰漫著作者的同情,感性與知性在作品中有靈巧的平衡。「五月之旱」也表現頗佳,早熟、乾渴的情境處理得好,「蛇行的恐懼 五月在流汗」等等明朗準確之意象構成了思寂筆下鬧旱的世界。洪輝雄的「畫像之一」是另人鍾愛的小詩,「時而 他蒼白的手臂 緩緩上攀 以童稚的願望 默默地把夜空觸及 而其間 嘲弄著夜以及 夜空中無數光年的嘆息」空間與時間的突破,使我們欣賞時如若探及永恒底未知。詩所賜予的特異之經驗,在這篇作品中能得到莫大的感動。其他如「歸的組曲」「瑪嘉麗特 愛光的孩子」流露著溫煦感性之輝芒。米若路平易近人的作品也頗值得一讀,「徨」「去年寒假」「臉譜」都有成功的表現。
  拘於篇較,未能作詳盡的分析,只好在此停筆。
                                                       (    刀)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主恩永偕

有榮耀的冠冕為他存留- 張保羅牧師紀念文

我的顯微鏡故事